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秋季养生之养肺是王道
更新时间:2012-03-14 11:48:55

秋季咳嗽一种非常常见的“季节病”,在中国的传统医学观念里,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脏开窍于鼻,而其表现在皮毛。秋天由于天干物燥,人体内火气也上升,同时再加上不断袭来的冷空气和冷暖不定的温度变化,就非常容易引起肺气失调。一旦肺气失调,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现鼻干口燥、干咳、喉咙痛等上呼吸道疾病。所以,秋季养生要注意呼吸系统的维护,特别是要注意对肺部的调养。由于前段时间华北、西北等地持续的高温,人们不得不又换上了夏天一样的轻薄衣服,结果就容易导致脾胃虚寒,而“脾又为肺之母”,脾受凉必然会对肺有影响。再加之,近期,有一股强冷空气会给我国带来影响,所以,稍不注意,又会使得肺受凉。古人认为“肺为娇脏”,就是说肺既怕冷也怕热,既怕干也怕湿。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我们由其要对肺进行特别的关注,因为在适合养肺的季节里多呵护肺,可能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针对秋天这个季节,我们该如何养护自己娇贵的脏器哪?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积极补水。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体大量丢失水分。在这个时候,每天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当然也可直接从呼吸道“吸”入水分。原理是上面提到的肺“开窍于鼻”。我们可以倒一杯热水,然后用鼻子对准水杯,将水蒸汽充分吸入到肺中。每次的时间不要太长,10——15分钟就可以了,早晚一次,就能简简单单的滋润我们的肺部。当然,仅仅靠补水还是不够的。我们在上文中提到,肺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器官,因此,在秋季到来的时节,我们就不要再像夏天那样贪凉了。这个时候,应该减少冷饮、凉的水果的摄入,同时,不要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应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保护好我们的肺部。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小资料,那就是秋天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因为喝碳酸饮料时,脾胃中的暖气会随着打嗝带出来,使肺受寒。勤洗澡能够间接养肺在注意了身体内部的保护后,我们再来说说外部的一些保护。其一就是,我们在一开始介绍过的“肺脏表现在皮毛”,也就是我们的皮肤,体表。因此,在秋天除了要给身体内部补水外,还要主动多洗澡。洗浴有利于血液的循环,能使肺脏与皮肤气血流畅,发挥润肤、润肺之作用。是另一个简单易行的润肺方法。笑声是很好的保健方法以上一些润肺地方法多少都是借助外部的力量来实现的,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有一种绝佳的保肺润肺的好方法,那就是开口大笑。这里说的笑,指的是,真正发自内心的那种笑。因为,人在大笑时,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随之增大,这样就可以消除疲劳、驱除抑郁、解除胸闷。研究表明:轻松微笑发自肺腑的微笑,可使肺气布散全身,使面部、胸部及四肢肌群得到充分放松。另外,肺气的下布还可使肝气平和,从而保持情绪稳定。会心之笑自心灵深处,笑而无声,可使肺气下降与肾气相通,收到强肾之功。开怀大笑生发肺气,使肺吸入足量清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达到心肺气血调和之目的。锻炼身体才是王道在做到以上一些步骤后,大家还应注意,运动、锻炼才是真正能使身体健康结实的最好方法。秋天时节选择登山,骑自行车出行都是非常不错的有氧健身运动。既能锻炼了身体,又呼吸到了室外的新鲜空气,对养生是非常有帮助的。养肺多喝粥最后,还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天干燥,应该多吃喝一些粥来进行适当的食疗,一下几种大家可以试着在家做一做。莲藕大米粥莲藕10克洗净切碎,大米50克左右同煮。煮成后可加蜂蜜。山药大米粥山药100克,大米50克。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净煮粥,一日2次分食。大枣银耳羹银耳泡发,加入大枣10枚,加入适量水煮一、二个小时,然后调入白糖或冰糖食用。百合粥取百合50克,粳米60克,先将百合与米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与粳米熟烂时,加糖适量,即可食用。此粥对中老年人及病后身体虚弱而有心烦失眠、低热易怒者尤为适宜。另外在百合粥内加入银耳,有较强的滋阴润肺之用;加入绿豆,可加强清热解毒之效。

  • 老人保健
  • 老人生活
  • 老人故事
  • 老人心理
  • 老人用品
  • 保健常识
  • 养生之道
  • 老人健身
  • 老人用药
  • 中医保健
  • 老人饮食
  • 生活常识
  • 投资理财
  • 修身养性
  • 金色黄昏
  • 退休以后
  • 老人变化
  • 老人之最
  • 老人趣事
  • 时尚老人
  • 各国老人
  • 老人经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