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专家吁勿信食物相克
更新时间:2012-03-23 18:16:00

年刚过,相信大家也吃得不少,除了因为吃得多、吃得杂而出现胃肠不适外,还没有发现因为吃了“相克”的食物引发不适。可偏偏最近几年跟食物相克有关的书籍和说法却大行其道。记者就此采访了营养学专家、中医专家,他们均表示,很多所谓“食物相克”的说法并没有科学根据,营养学主张“食物的多样性”;中医则主张“寒热虚实体质,因人而异”。即使如此,很多市民仍然相信民间流传的“食物相克”之说。

市民:近7成人相信“食物相克”

大年初五,正是访亲探友的时间,小李招待了一帮留在广州过年的同事,并准备了一桌好菜,可同事小玲吃饭的时候却指出:“你怎么把大蒜和葱放一起炒啊,这样吃不健康!”小李愣了一下,以为是小玲不喜欢吃葱蒜,赶忙解释,“这在我们老家是好意头的意思,吃了葱和蒜,聪明又会算。”小玲却表示,最近她在看“食物相克”的书,书上说,大蒜大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餐桌上于是掀起了一场“食物相克”的大讨论。

听小玲说完,大家都傻眼了,好像什么都不能吃了。因为这类书籍在网上和书店比比皆是,而且涉及的食物均是大家日常的必须食品,只是组合的顺序不同而已。

人民网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一项调查发现,在参与调查的1693人中,高达69.4%的人相信存在食物相克,27.6%的人选择“有的信,有的不信”,仅3.0%的人表示不可信。其中,相信“柿子与螃蟹”、“菠菜与豆腐”、“羊肉与西瓜”、“维生素C和海鲜”、“鸡蛋和豆浆”、“带香精的食物和鸡蛋”、“茶叶煮蛋”、“牛奶和橘子等水果”、“豆腐和小葱”、“黄瓜和西红柿”相克的分别占21.5%、13.6%、11.1%、10.9%、9.4%、9.0%、7.4%、6.8%、5.8%、4.5%。

而以上这些恰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搭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很多派系的菜式不是要绝种了?”小李疑惑了。

营养学专家:食物搭配讲求多样性

关于食物相关的原理,很多书籍倒是说得“头头是道”:比如从营养学的理论,说如何沉淀、不能吸收、破坏营养等’二是运用西医理论,大谈细胞器官等;三是中医理论的气血亏等等。“对于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就容易被唬。”一营养咨询师告诉记者,经常有人拿着一套套的理论去咨询他,实际上很多都是站不住脚的。

“很多把单一的案例演变成群体性,以讹传讹。”中山大学营养学习专家蒋卓勤教授表示,营养学上并无“相生相克之说”,现代营养讲求多样性,鼓励多样化食物搭配,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他强调,一般情况下,天然的食物很少有“相克”的现象。

但他也举例,现实中,确实有些事物搭配容易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如腌制的咸菜和咸鱼一起吃,会产生新的物质叫亚硝胺,它是一种致癌物。蒋卓勤强调,生活中这些很少见。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腌制咸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而卫生组织的防癌建议里也提到,尽量少吃腌菜和咸鱼等。

中医专家:克不克因人而异

《本草纲目》记载:“凡柿同蟹食,令人作泻”,说的是柿子与螃蟹一块吃会导致腹泻,不过这观点现已多被传为“中毒”。这样看来,古人早就都有“食物相克”的理论。“饮食要因人而异,而不是按照固定的规律来执行。”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首席教授陈镜合并不同意“食物相克”的说法,他表示,人体分寒热虚实,不同体质的人饮食因有侧重,但绝不是某些书籍或网上流传的那样,否则什么都不能吃了。

他表示,即使如此,人的体质也可根据饮食的调整而发生变化,比如比较壮实的人就不要吃太补的,体质虚的可以吃补的,有胃病的炒菜的时候适当放点胡椒,但不代表饮食一成不变,一旦体质发生改变,饮食也要随之调整。

对于流传的说法以及热卖的书籍,他表示,绝大部分都不是专业人士所著,只不过想赚点稿费或者博取眼球而已。

  • 老人保健
  • 老人生活
  • 老人故事
  • 老人心理
  • 老人用品
  • 保健常识
  • 养生之道
  • 老人健身
  • 老人用药
  • 中医保健
  • 老人饮食
  • 生活常识
  • 投资理财
  • 修身养性
  • 金色黄昏
  • 退休以后
  • 老人变化
  • 老人之最
  • 老人趣事
  • 时尚老人
  • 各国老人
  • 老人经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