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坐的时间越长寿命越短 专家教您动起来的方法
更新时间:2016-10-20 11:02:22

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我们的活动空间开始减小,久坐成为了一种常态,其实坐的时间越长,寿命会越短,患的疾病也越多,专家教您动起来。

久坐带来12种病

调查曾显示,因为久坐,有40.89%的人感到颈椎酸疼,22.68%的人出现肥胖问题,13.97%的人患上肩周炎。其实,久坐的危害远不止于此。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久坐而死亡,预计到2020年,70%的疾病都将由坐得太久引起,久坐因此被列为十大致死致病杀手之一。近年,各国关于久坐危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英国运动医学》指出,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坐着的人,肥胖、心脏病发作或死亡的风险更高。德国医学专家提出,久坐不动的人更易患癌,因为人体中免疫细胞的数量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不动使人体缺少足够的免疫细胞。日本在对接受胃癌手术患者的调查中发现:吃得太饱和久坐不运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国内的心脑血管、骨科、消化、呼吸等多科专家也告诉记者,久坐的危害远比大家想象得多,会导致以下12种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久坐会影响心脏血液循环。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显指出,坐久了,心脏血液输出量就会减少,所以人老觉得浑身没劲儿。久坐导致的体重增加,会让心脏负担加重,这些都会间接促发高血压,加重冠心病。此外,久坐导致胰岛素抵抗,容易引发糖尿病。对于老年人来说,久坐诱发这些疾病的风险会比年轻人更高。

椎间盘突出。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刘忠军说,久坐时,背部不管向前弓还是向后仰,都会让脊柱上的肌肉和韧带发生劳损,导致椎间盘老化。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引发椎间盘突出。

肺栓塞。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陈欣告诉记者。久坐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每天坐8小时,其中连续3小时不动,就很危险。连续坐12个小时以上,患肺栓塞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尤其身体不好的老人最易中招。

便秘、痔疮、大肠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张声生说,肛门的血液非常丰富,久坐时受压迫,很容易导致痔疮。尤其是中老年人,坐时间长了,肠道运动受影响,会引发便秘。久坐还会压迫肠道,增加患大肠癌的几率。

前列腺炎、盆腔炎、附件炎。中国性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郭军指出,坐久了会对男性睾丸产生局部压迫,导致睾丸坠胀、疼痛,甚至导致前列腺炎。女性则容易导致盆腔炎和附件炎。

脾胃不和。中医里有“久坐伤肉”的说法,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玺解释,坐着不动,会影响人的脾胃消化功能,脾胃主四肢和肌肉,时间久了会导致肌肉退化。

各国专家为“站起来”支招

久坐的人们就像“温水里的青蛙”,起先觉得舒服,直至产生惰性,想站起来时,屁股再也抬不起来了。专家建议,对付久坐最好的办法就是时常“站起来”,为此,各国的医学专家和企业,也为克服“久坐”支了不少高招。

站着打电话。英国拉夫堡的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斯图尔特·比德尔建议,打电话或接电话时站起来,双脚轮流支撑身体、转换重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耗更多热量。

坐健身球办公。美国谷歌公司和德国宝马公司的办公室,都允许员工把健身球当椅子。因为坐这种球时,身体需要不停地动以保持平衡,能避免久坐不动带来的危害。

椅上放坐垫。为了消除老人久坐带来的腰痛和尾骨痛,日本人喜欢在椅子上放个厚厚的坐垫,帮助重量均匀分布,还能减少椅子对坐骨结节的摩擦,或者在脚下也放个厚垫子,让双腿适度抬高。

身边放闹钟。办公族忙起来或老人下棋打牌,经常就忘了休息这回事,张声生建议,可以在身边放个小闹钟,或用手机定时,提醒自己每过一个小时起来溜达溜达。

桌下伸伸腿。王显说,他最喜欢坐时在桌下悄悄绷绷脚尖、伸展足背,或者双腿并举抬一小会,伸展下肢对预防静脉血栓最有用。“老年人下肢循环不好,看电视、看报时更应该常做这样的抬腿运动。”

  • 老人保健
  • 老人生活
  • 老人故事
  • 老人心理
  • 老人用品
  • 保健常识
  • 养生之道
  • 老人健身
  • 老人用药
  • 中医保健
  • 老人饮食
  • 生活常识
  • 投资理财
  • 修身养性
  • 金色黄昏
  • 退休以后
  • 老人变化
  • 老人之最
  • 老人趣事
  • 时尚老人
  • 各国老人
  • 老人经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